“共同未来”——在叙利亚的中国“姐姐”

2017-08-12 来源:中华网新闻频道

   叙利亚内战爆发六年来,近50万人在战火中丧生,480万人被迫逃离家乡,其中约300万难民逃到了土耳其。2015年,一张土耳其海滩上溺亡的三岁叙利亚男童库尔迪的照片震撼了全世界,同时也揭露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叙利亚人道危机正在持续恶化。在这场国际难民危机中,我们中国人能做些什么呢?近期参加国际法促进中心(CIIL)“共同未来”项目的中国志愿者们给出了她们的答案。

  7月4日,来自国际志愿者服务项目“共同未来”的7名中国志愿者姐姐们,来到土耳其东南部城市加济安泰普的一家孤儿院。这座5层楼高、可容纳300人的孤儿院名叫“Dar Selam”,目前住着约70户叙利亚难民,虽然房子不大,但是干净、整洁、家电一应俱全。40多名因战争失去父亲或者双亲的叙利亚儿童在这里有了安身之所,他们中年龄最小的才20天,最大的也不过19岁。志愿者们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给孩子们上英语课、绘画课、手工课,同孩子们一起去马赛克博物馆参观,到公园里做游戏,到孩子们家里做水饺。

1.39.jpg

  孤儿院负责人侯赛因•多安先生对这些中国志愿者的到来表示非常感谢,他激动地说:“来自中国的朋友们做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她们来到这里,不仅仅同孩子们在墙上或者纸上涂鸦,而且再次向世界宣告了这句话‘孩子就是孩子,不管是谁的孩子,都没有任何语言、宗教、种族之分’。我还想说的是,她们真的迈出了伟大的一步,是人道主义的楷模,她们像母亲、像姐姐一样陪伴着孩子们,这深深地感动了我们,非常感谢她们。”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后,侯赛因•多安在土耳其小镇尼兹普的一家工厂开设了首家专门接收叙利亚儿童的孤儿院,接收了250多名叙利亚儿童,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几个月前,侯赛因又为孩子们在加济安泰普开设了一家新的孤儿院“Dar Selam”。Dar Selam在阿拉伯语里是“可靠、可信赖”的意思,侯赛因希望孩子们在这里能找到安全和依靠的感觉。

  会说土耳其语的李永花是“共同未来”计划在土耳其的负责人。她说,大部分志愿者虽然语言不通,但依然同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月的愉快时光。李永花感慨,最初是带着帮助孩子们的想法来的,但孩子们反而却给了她们很多东西。志愿者们初到孤儿院时,孩子们纷纷把家里的糖、盘子、杯子和水果送到她们手里,热情地迎接她们的到来。在孩子们心里,中国这个遥远的国家因为志愿者的到来而备感亲切。李永花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着这边的所见所闻,她的朋友们纷纷为她点赞,还说志愿者们带着爱走出国门,是爱与和平的传播者。李永花说道:“中国在中东和阿拉伯世界中有着很深的印象,包括丝绸之路。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在他们印象中,中国遥远又神秘,但是又有好感。他们说想去中国,因为中国没有战争,很和平。开展这样的项目,可以加深两国之间的民心交流。”

上一篇:空巢老人的空调坏了,志愿者立即上门服务

下一篇:广州志愿者梁剑华的奉献之路:传播爱与力量

猜你喜欢

浙江天台:“小红萌”志愿者汇聚爱心力量

3月9日,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赭溪老街人声鼎沸,“春‘锋’送暖爱在‘义’起”学雷锋红领巾义卖活动火热进行中。从手工艺品到二手书籍,从自制美

3周前

安全从“头”开始 上海这些学校可以免费借“共享头盔”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接送孩子又成为很多家长的日常。为了方便,有不少家长会骑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但偶尔时间一紧,一个疏忽,可能就会忘记戴安全头盔。从这学期开始,上海部分中小

1个月前

河北丰南:多彩活动庆元宵

元宵佳节来临之际,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各地纷纷组织开展欢庆元宵系列活动,志愿者和群众们欢聚一堂,以做灯笼、猜灯谜、暖心慰问、文艺演出等形式,共同感受元宵节的喜庆与热闹氛围

1个月前

关爱老人“暖到家”

【新春走基层·天南海北春潮涌】光明日报记者张永群李志臣“快进来暖和一下,这么冷的天,寻思你们不来了。”大年初一,记者跟随山东省滨州市惠民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