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

2019-02-21 来源:环球网

  原标题:“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和他们的“生命树”

  双目失明的贾海霞老人,习惯把这些年一直干的“事业”叫“养树”。他说,“养树,和我养儿子一样”,就是用手摸着小树枝,一点点儿长成了大树。

  生活在太行山东麓一个小村庄的贾海霞,为了改变贫困生活,从2002年起同本村失去双臂的贾文其一起在当地自行种树。没钱买树苗,他就借助贾文其的肩膀爬上树,再按对方指挥用镰刀砍枝育苗。

  通过“手眼相助”,他们相扶前行,14年间用最原始的方式种树万余棵,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到访。2016年,美国一家媒体拍摄的视频,短时间内在国外社交媒体播放量破百万,两位老人被网友赞为“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

  不幸的是,数月后的一场特大暴雨,让他们14年的辛苦付之东流。贾海霞清晰记得知道树被大水冲跑后的情景:“和把我眼睛打瞎一样的感觉。”一阵沉默后,他慢慢地说,后来就瘫坐在沙发上,一直到天亮都没说一句话。

  一年后,贾海霞与比他年龄小的村民合作,重新种树。他说,种树对环境好,自己也有了经验。这背后也有“精神上的(原因)”:国内外很多媒体的采访报道,让他“感觉挺好的”,觉得作为残疾人对社会有了贡献,“人生有了价值”。

  这几天,贾海霞又在为种树做准备,此前光树苗就培育4000棵。对于重新选择合作伙伴,已经56岁的贾海霞说,随着彼此年龄的增大,一起“干活不方便了”,后来“他(指贾文其)找了几个伙伴,我重新找了伙伴”,两人分开后“扩大了种植面积”。

  看着一棵棵今年年初新栽的树苗,贾文其说,这些树苗有的是买的,有的是爱心人士捐献的,除了和其他村民在渠埂上栽的3000棵杨树外,他还在山上种植柏树和香椿树。他说,杨树见效快,但柏树估计有生之年“得不上利”,“这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贾文其曾有过洪水冲跑树的遭遇。重提2016年的洪水,老人说,经历过类似事情,打击就没那么大了,只是“辛苦白费了”。

  他认为,只要这片土地在,种下的树还会长起来的。一次次失败后仍然选择种树,也是不忘初心。

  “对树有感情”的贾文其,认为种树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还能带走烦恼。今年有村民要砍掉苹果树改种其它树种,他“感觉怪可惜”就承包了苹果园。近日在当地媒体呼吁下,很多人打来电话订购苹果。他说,“人只要付出,总有回报”。

  从今年起,56岁的贾文其还同3位村民一起,出资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办起每月一次的饺子宴。他说,这是在“传播正能量”,倡导村里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气。

  采访中,两位老人都聊起了位于河北北部的塞罕坝,三代人建设百万亩人工林海的事迹给了他们精神上的鼓励。贾文其说,既然认准,就要继续干下去,直到干不动。贾海霞则告诉记者,现在孙子出生刚刚一周,等再大点儿就带他去看看自己种的树,希望能“沿袭下去”

上一篇:“我们送您回家过年好吗?”

下一篇:郑钧为少年创作人护航

猜你喜欢

家门口的幸福 |“共享奶奶”开启社区的“共享亲情” 发稿时间:2025-03-20 10:28:00 来源: 央广网

编者按:“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宁波始终牢记这一嘱托,将建设人民的幸福之城、幸福的人民城市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改革驱

2周前

全力护航返校路 这座高校为学生暖心定制公交

新学期伊始,为迎接学生返校,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于2月22日至23日开通“暖心返校”定制公交,在地铁站与宿舍区间提供免费接送服务,解决学生通勤难题,全力护

1个月前

为即将上演的大湾区特别盛会添砖加瓦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志愿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杨宝光)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临近,

1个月前

复兴号上的流动服务站(新春走基层·平凡岗位 不凡坚守)

“火车晚点,赶不上郑州东站中转换乘的车,怎么办!”1月31日,南昌西至北京西G892次列车突遇暴雪导致晚点,车上需在郑州东站中转换乘的旅客焦急万分。列车长陈丹

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