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口:家门口的公益课堂

2024-08-13 来源:中国青年网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冯帆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惠涵

  暑期以来,山东省龙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多方资源、盘活实践阵地,集中开展文明实践“公益课堂”项目活动,青少年走进家门口的公益课堂,过一个有“知”有“味”的暑期。

  在龙口市东莱街道松园社区的文明实践公益暑托班,大学生志愿者正耐心地对孩子们进行作业辅导,并帮助他们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小伙伴们在这里写作业、做游戏,感觉特别快乐。”家住松隽小区的王怡林高兴地说。

  公益暑托班是缓解社区双职工家庭儿童假期“看护难”问题的有力措施,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为期一个月的公益暑托班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包括绘画手工、安全教育、国防教育、习惯养成等,让孩子们获得多元化的学习与成长。

  据了解,为回应家长和青少年参与“公益课堂”活动的热情,部分社区文明实践站探索推出了全时服务、延时服务,组建由退休老教师、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力量的公益团队,制定了绘画剪纸、阅读指导、体能训练等50余项文明实践活动“菜单”,竭力满足社区家长和孩子的心愿诉求。

  “最费事的就是染色这一步,需要上好几层颜色,最后还要对细节多次描绘。”在龙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孩子们正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窗染花。为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龙口市策划实施了“四时之韵 龙口匠心”文化传承项目,通过宣传宣讲、手工体验等文明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了解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感悟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体验传统非遗手工艺,长见识、受教育,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活动现场,不少家长表示。

  为充分发挥文明实践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让青少年群体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龙口市借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陆续推出了“家门口”的暑期特色公益文化课堂,相继设立图书馆管理员实践、非遗体验、中医药文化传承等项目活动,给青少年搭建了学习、交流和锻炼的平台。

  “你们知道防溺水竹竿有什么作用吗,紧要关头该如何使用?”志愿者将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搬”到水库旁,将防溺水安全知识“六不准”等内容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讲解,并利用模拟道具为学生们现场演示溺水时如何自救及施救,提升了青少年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结合暑期防溺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等重点工作,龙口市多元化推出宣传宣讲、科普教育、技能培训等文明实践公益课堂,护航暑期青少年身心安全。在开发区(龙港街道)河北嘉元社区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与家长共同探讨了备受关注的话题“超前学习的危害”,通过游戏互动、分享交流等形式,为孩子和家长上了一堂精彩的心理健康课。“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是关键。”家长代表王女士表示,活动办得很应景,听后心里更明白了。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1日 02版)

上一篇:河北尚义:暑期研学丰富孩子假期生活

下一篇:破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看护难” 多彩活动温暖陪伴“小候鸟”

猜你喜欢

河北迁安:气象科普进校园 防灾知识“种”心间

“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是四个不同级别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我们要识别其危害和紧急程度,并掌握防御指南……”3月18日,在第65个“世界气象日

2周前

河南举办青少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省级示范活动

本报郑州3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李梓昂记者潘志贤实习生李诗蕊)今天是第47个全民义务植树节。河南省“四高四争先青年勇担当”全省青少年

3周前

安徽泗县:爱心厨房点亮希望之光

近日,临近饭点,与泗县中医院住院部仅有三分钟路程的一栋白房子里,在锅碗瓢盆交织的节奏声中飘出阵阵饭菜香,一群来自鼻饲、手术后、产妇等特殊住院患者的家属在灶台前忙碌着,为家

1个月前

【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这个驿站有大夫坐诊”

最近一段时间,青岛外卖员王晓峰每半个月都会到一家工会驿站领取熬制好的中药。“一次送餐休息,发现这个驿站有大夫坐诊,我常年送餐饮食不规律,大夫帮我开了调理脾胃的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