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城县立仓镇的22个中心村,每天刚亮起来,拿着清洁工具,开着电动三轮车的清洁工们,开始忙着去除村里的垃圾,去除路上的灰尘,去除村民堆积的秸秆等垃圾。
一年四季不闲,春季种树绿化,夏季除草浇花,秋季清秸秆,冬季清雪防滑。立仓镇黎明村年近50岁的贫困家庭耿全高兴地说,国家政策真的很好,在家门口赚钱的同时,为村里的公益事业出力,他也踏实兴奋。
公益岗场每月有600元的工资,耿全笑了。每次见到扶贫干部,他都感激地说,公益岗不仅让他摘下了贫困的帽子,还踏上了致富的道路,迎来了幸福的一天。在立仓镇,耿全超这样的公益岗位就业者有228人。
摆脱贫困以来,立仓镇以帮助贫困家庭就地就业为提高贫困家庭内生动力的发动机,对贫困家庭、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结合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开发城镇、村公益性岗位,帮助农村贫困群体就业增收,稳定摆脱贫困
目前,立仓镇根据公共设施管理、维护、维护的需要设置工作场所,设置责任,合理开发清洁工、光伏护理工、池塘护理工等公益工作场所228个,228个贫困人口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贫困家庭每月也有卡工资,成为摆脱贫困道路的小康道路的加油站。
同时,根据谁开发、谁管理的原则,立仓镇不断加强公益职场及其会计管理,制定公益职场监督审查管理和评价方法,坚决消除虚构职场、不劳而获、变相发钱的现象,虚报、虚假领取、骗取职场补助金的公司和个人,严格追究责任
据立仓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扶贫公益岗位不仅调动了贫困家庭就业的积极性,实现了贫困群众的工资梦想,还推进了全镇清洁工程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整体提高,为贫困家庭顺利摆脱贫困,为财富铺平了最后的一公里,通过了职场增加就业、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收入、帮助贫困的良性发展渠道。